近年来,商标抢注事件频发,成为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一大挑战。面对此类困境,首要步骤是迅速核实对方商标的注册状态。商标被抢注确实让人焦虑,但别慌!只要及时采取正确措施,仍有很大机会夺回商标。委托专业机构,精准定位抢注商标状态:初审公告期(黄金3个月)、已注册(未超5年) 或 注册超5年。结果决定核心维权路径:异议、无效宣告或撤三/谈判/诉讼。也可以尝试与抢注人协商,让其转让商标权。
第一步:立即核查,确认抢注状态
委托代理机查询:查询商标状态
商标是否已初审公告(关键异议期!)
是否已注册(可申请无效宣告)
是否处于申请中(可监控并提异议)
确认是否构成“恶意抢注”
✅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你在先使用:抢注前你已在相同/类似商品上使用该商标并有一定影响。
对方明知/应知:对方与你存在合作、地域临近,或商标具有独创性可推定恶意。
无正当理由注册:如囤积商标、索要高额转让费等。
第二步:分阶段采取法律行动
情况1:商标在初审公告期(3个月内)
👉 立即提交商标异议!(成功率最高阶段)
法律依据:《商标法》第33条
证据清单:
在先使用证据:早于对方申请日的销售合同、发票、广告、展会照片等。
知名度证据:媒体报道、奖项、用户评价、市场占有率报告。
恶意证据:与对方的往来邮件/聊天记录(如索要转让费)、对方大量抢注商标的记录。
时限:公告期最后一天前提交,建议提前1个月准备。
情况2:商标已注册(未超5年)
👉 申请无效宣告
法律依据:《商标法》第44条(恶意)、第45条(损害在先权利)。
证据要求:同异议程序,但需更强证明力(如司法判决认定的恶意)。
时效:自注册之日起5年内(驰名商标不受限)。
情况3:商标已注册超过5年
👉 尝试以下途径:
撤三申请:若对方3年内未使用该商标,可申请撤销。
谈判购买:若对方是职业抢注人,可协商(注意保留勒索证据)。
反不正当竞争诉讼:证明对方使用商标造成市场混淆(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6条)。
第三步:同步收集关键证据
在先使用证明:
产品最早销售记录(电商平台后台截图、海关出口单据)。
2010年前的宣传资料(报纸、广告合同、门店照片)。
恶意抢注证据:
对方商标申请清单(大量注册知名品牌)。
勒索录音/书面记录(如要求付费转让商标)。
品牌影响力证据:
年度审计报告中的销售额。
行业排名、获奖证书(需体现商标名称)。
⚠️ 注意:证据需形成完整时间链,证明你的使用远早于对方申请日。
第四步:综合策略辅助
发律师函警告
声明在先权利,要求对方撤回申请/停止使用(可能促成低价谈判)。
协商购买(谨慎!)
先评估诉讼成本:若异议/无效成本>购买价,可谈判但需签订《商标转让协议》,避免二次勒索。
防御性注册
立即在关联类别(35类广告、9类APP等)补注商标,防止再被抢注。
市场监控
使用商标监测服务(如“权大师”),实时预警新近似商标。
专业建议
立即委托知识产权律师/代理机构
异议/无效宣告程序复杂,专业文案撰写直接影响成功率。
避免踩坑
❌ 不要直接联系抢注者谈判(可能销毁证据或抬高价格)。
❌ 勿用未注册商标大规模宣传(易引发抢注)。
未来防护
核心商标+防御商标(45类全注册不现实,可覆盖1-5个核心类+35类)。
建立商标监测体系(每年费用约2000-5000元)。
法律依据摘要
行动越快,成功率越高! 若商标仍在公告期,请务必在 3个月内 启动异议程序(黄金窗口期)。即使已注册,5年内无效宣告仍是可行手段。建议今天就开始整理证据链,并联系专业机构评估方案。保护好品牌就是守护商业命脉! 🔒